海淀3处小微空间改造竣工亮相 社区闲置地变居民欢乐场

老旧小区里的小微空间关乎居民生活的幸福感。从海淀区海淀街道和市规自委海淀分局了解到,位于稻香园西里社区等地的3处社区小微空间改造已竣工亮相。不起眼的墙根儿、陈旧的停车棚、荒废的社区绿地摇身一变,成为居民的大客厅、游乐场、健身地。

“稻香庭”里说丰年


(相关资料图)

稻香园西里社区下沉广场的微改造,以水稻为设计主题,名为“稻香庭”。

这块场地面积只有400平方米,却是居民家门口重要的活动空间。座椅太少、健身器材布置散乱、孩子们在废弃的水泥高台上爬来爬去……去年,海淀街道启动稻香园西里社区6号楼西北侧小广场改造。改造开始前,街道工作人员、责任规划师和北京林业大学的设计团队一同走访社区,了解居民痛点,改良施工方案。

“我们了解到,这里原先是种水稻的地方,设计团队就以水稻为设计主题,同时结合居民建议,设置了中心交流区、健身运动区、儿童游戏区。”街道责任规划师付斯曼介绍。

开园后,来这里休憩的居民络绎不绝。进入场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镂空雕刻的水稻图案。原先的挡土墙上设置了钢板景墙,以康熙年间的《御制耕织图》为主题,展示古代耕作生产的22道工序,并以“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为开端,带领居民追忆曾经的稻田。钢板景墙延伸至儿童游戏区后,转变成为黑板墙,孩子们可以尽情绘画。场地中央增设了大量座椅,满足居民闲坐谈天、晒太阳的需求。

“共享客厅”功能多

每年天气一热,海淀南路社区8号楼前的空地就变得无人问津。

“广场上没有阴凉地儿,空荡荡的。”“板凳都被晒得很烫,不爱去这地儿。”这些让居民头疼的问题是“海之微”海淀街道小微公共空间更新计划的重点改造对象。

如今,小广场已焕然一新。一个折线形廊架,遮住了配电室、垃圾点等,使公共活动区与生活后勤区巧妙区隔。风雨廊架下布置了休息座椅区、黑板涂鸦区、互动球阵区和拍照打卡区等,便于大人小孩休憩玩耍。在廊架南侧的广场铺装设计中,设计团队将“万泉河水”抽象为涟漪形态装饰地面,红色塑胶跑道“划破”涟漪状地面,形成富有动感的铺地图样。

“每天看着这儿一点点的改造,非常期待,现在终于竣工了。”一位居民说,这处支离破碎的空间现如今是备受大家欢迎的“共享客厅”。

新空间延续老记忆

同样已经竣工的名为“织华场”的小微空间,位于三义庙社区。

这里的前身是大华服装厂。因此,设计团队选取了“纺织”作为主题元素进行切入,在场地中加入纽扣图案、缝制线条和关于纺织的诗句,延续这里的场地记忆。

改造前,这里的空间利用十分凌乱,部分地面裸露无铺装,老人晒太阳、孩子玩耍都不方便。改造后,新增的健身器材美观实用,树下安置的座椅宽敞舒适,彩色铺装将不同活动区域清晰区分,跳舞、健身、遛娃、玩耍的居民们各得其所,惬意自在。

“我们还将改造小南庄社区的‘健康百分百’场地、稻香园北社区的‘平常生活·美术馆’场地、海淀南路社区里的‘拾绿花园’等小微空间。”海淀街道副主任林日盛介绍,“海之微”海淀街道小微公共空间更新计划自2022年启动,截至去年年底,共筛选出10处场地作为示范项目开展改造提升。

    标签:

    为你推荐

    辽宁聚焦农资加强涉农检察公益诉讼工作 助力保障春耕生产

    进入春季以来,我省各级检察机关聚焦农药、种子、饲料、饲料添加剂等农资方面问题,加大涉农检察公益诉讼工作力度,规范农资市场经营秩序,

    来源:辽宁日报 22-03-27

    辽宁沈阳首次启动医疗废物应急协同处置 确保满足医疗废物处置需求

    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医疗废物和涉疫垃圾的收运处置工作,沈阳市日前首次启动医疗废物应急协同处置,在原有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日处置能力

    来源:辽宁日报 22-03-27

    河北印发2022年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方案 进一步规范自然保护区建设

    近日,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印发《2022年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方案》。到年底,全省自然保护区建设进一步规范,森林覆盖率、草原综合植

    来源:河北日报 22-03-27

    河北持续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不断增强行业创新能力

    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近年来,我省聚焦生物医药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以创仿结合、品种优化、链条延伸为主攻方向,大力支持创新药

    来源:河北日报 22-03-27

    河北发布通知加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控制 推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为进一步加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近日,省住建厅、省发改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的通知》提出,

    来源:河北日报 22-03-2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