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35年全面建成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河北|世界视讯


【资料图】

河北日报近日,省自然资源厅印发《河北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修复规划》)提出,到2035年,全省林草、河湖、湿地、海洋等自然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生态产品价值得到彰显,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能力大幅跃升,区域合作共赢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河北全面建成。

《修复规划》是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专项规划,是筑牢全省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保障,也是一定时期内省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任务的总纲和空间指引,指导编制市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的重要依据,具有承接性、传导性和协调性。规划范围包括河北省行政辖区内全部陆域和管辖海域国土空间,其中陆域18.88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0.72万平方公里。

根据《修复规划》,河北聚焦重点生态功能区,积极构建“两屏两带三区多廊”生态修复格局。其中,“两屏”指燕山、太行山生态安全屏障,按地貌单元可进一步划分为燕山山地、太行山地和冀西北间山盆地;“两带”指坝上草原防风固沙带、海岸海域生态防护带;“三区”指环首都生态保障区、冀中南平原生态修复区、冀东平原生态修复区;“多廊”指构筑以重要水系、海岸带、长城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交通绿道为主的生态廊道网络体系,实现生态空间的连通。同时,河北将以“两屏两带三区多廊”的生态修复总体格局为基础,突出自然地理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连通性及生态问题相似性特征,将省域国土空间划分为坝上高原、燕山山地、冀西北间山盆地、太行山山地、环首都地区、冀中南平原、冀东平原、沿海地区8个生态修复分区。

《修复规划》提出,河北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基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格局,针对主要生态问题,明确生态修复重点任务。任务分别为开展自然生态系统治理,构筑生态安全屏障;统筹推进水生态修复,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加强海岸带保护建设,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改善矿山生态环境;实施土地综合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优化城市生态系统,提升城市生态品质;构建生态廊道,维护生物多样性。

《修复规划》明确,河北将以生态修复重点区域为指引,注重自然地理单元的连续性、完整性,并以解决突出生态问题、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生态服务功能、实现生态修复目标为导向,综合考虑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实际需求和落实国家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要求,实施坝上防沙治沙与湖淖、湿地系统修复工程,燕山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工程,冀西北水源涵养与生态环境支撑工程,太行山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功能提升工程,环首都国土绿化与湿地修复工程等10个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重点工程。

    标签:

    为你推荐

    辽宁聚焦农资加强涉农检察公益诉讼工作 助力保障春耕生产

    进入春季以来,我省各级检察机关聚焦农药、种子、饲料、饲料添加剂等农资方面问题,加大涉农检察公益诉讼工作力度,规范农资市场经营秩序,

    来源:辽宁日报 22-03-27

    辽宁沈阳首次启动医疗废物应急协同处置 确保满足医疗废物处置需求

    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医疗废物和涉疫垃圾的收运处置工作,沈阳市日前首次启动医疗废物应急协同处置,在原有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日处置能力

    来源:辽宁日报 22-03-27

    河北印发2022年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方案 进一步规范自然保护区建设

    近日,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印发《2022年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方案》。到年底,全省自然保护区建设进一步规范,森林覆盖率、草原综合植

    来源:河北日报 22-03-27

    河北持续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不断增强行业创新能力

    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近年来,我省聚焦生物医药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以创仿结合、品种优化、链条延伸为主攻方向,大力支持创新药

    来源:河北日报 22-03-27

    河北发布通知加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控制 推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为进一步加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近日,省住建厅、省发改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的通知》提出,

    来源:河北日报 22-03-27
    返回顶部